摘 要:企业数字化转型是系统性的数字赋能过程,能够对企业的生产力要素、动态能力和供应链整合产生赋能作用。采用2011—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企业的新质生产力以及新质劳动者、新质劳动资料、新质劳动对象水平,显著增强了企业的适应能力、吸收能力、创新能力和整体动态能力(这些能力的增强显著提升了企业的新质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了企业的供应链外部、内部和整体整合水平(
摘 要:在倒逼效应、资源效应和同群效应等的作用下,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能够通过供应链传导机制影响其上下游企业的新质生产力发展,这种供应链溢出效应不仅受到企业间经济联系的交易成本影响,而且与双方的合作关系和各自的能力相关。采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2—2022年的数据分析表明:行为企业(溢出端)新质生产力发展能够显著促进目标企业(溢入端,即行为企业的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的新质生产力水平提升;行为企业
摘 要:建设数据交易平台是数据要素市场化的关键举措,能够有效促进数据要素的积累、流通与共享,进而通过引导资源更多地流向绿色领域、推动技术进步更加偏向绿色发展来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以城市建立数据交易平台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272个城市2010—2020年的数据分析发现:数据交易平台建设能够显著提升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其中存在促进绿色技术创新、促进绿色金融发展、促进数字产业集聚3个影响渠道,且
摘 要:企业绿色转型需要持续投入大量资金和资源,并兼具高风险性和高正外部性,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融资约束和委托代理冲突等内部阻碍,同时还面临较强的外部监督和激励;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能够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和委托代理问题,强化外部市场的监督与激励机制,从而推动企业绿色转型。以创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为准自然实验,采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9—2022年的数据研究发现:创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显著促进
摘 要: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计划通过赋予员工股票来协调股东与员工之间的利益关系,不仅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能激励员工关注企业的长远发展并主动参与企业的ESG实践。采用2014—202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发现: 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可以显著改善其ESG表现;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能够通过促进绿色化转型、提高员工满意度、抑制管理层短视行为来改善企业ESG表现;实施持股比例较高、存续期较长的
摘 要:“沪港通”政策对标的企业的遴选机制和监管强化效应会促使标的企业改善公司治理、加强内部控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进而降低标的企业的审计风险和审计费用;“沪港通”政策会促使标的企业基金持股比例增加和盈余质量提升,从而降低标的企业的重大错报风险以及控制风险和固有风险,减少审计成本和审计风险溢价。采用沪市A股上市公司2011—2017年数据的分析发现:“沪港通”政策的实施显著降低了标的企业的审计费用
摘 要:大多数新经济地理模型主要关注单要素流动的情形,忽略了对地区间多重要素流动情形的考察,使得对多重要素流动的一般均衡关系研究停滞不前。本文在何雄浪(2014,2019)假定企业家与普通劳动力保持等比例跨区域流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假定企业家和普通劳动力可以非等比例流动,进而在对产业空间均衡进行分析的同时,探讨普通劳动力的空间分布及其福利效应,并得出以下新的结论:普通劳动力的空间均衡由企业家流动引致
摘 要:采用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以及中国海关总署提供的6位数编码商品数据,测算2022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RCEP成员国之间货物贸易的竞争指数和互补指数,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贸易关系的网络特征,研究发现:2015年以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对RCEP成员国的货物进出口增长显著;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RCEP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互补性大于竞争性,贸易发展潜力巨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越南、柬埔寨、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