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投资于人”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随即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词之一。经过40多年快速城市化,中国城市的发展驱动力、社会结构、开发建设方式等,都在发生深刻转变,进入到城市升维的新阶段。 “投资于人”的提出,可以说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具象化与落地。为什么在城市升维中,围绕“投资于人”进行谋篇布局特别重要? 因为不管是“人、地、钱”三要素,还是“人、产、城”多维度,“人”都排在
【策划人语】 蝴蝶振翅时,谁助它破茧? 这是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创新最常遇到的问题。在2025年的春天,Deepseek、宇视机器人、《哪吒2》、祖冲之三号……一个个“现象级”科技爆款的成功,正在用一种独特的方式,揭示出高质量发展的深层密码——唯有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才能锻造出破局时代的澎湃动能。 “四链”融合,关键在“融”。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环环相扣、相互
1983年,深圳市第一所大学才规划诞生;2000年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简称“深圳先进院”)、南方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鹏城实验室等才陆续建成,深圳医学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投用更是在2020年后。 但深圳的科技创新并未“先天不足”。数据显示,2023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R&D)2236.6亿元,占GDP比重达6.46%,总量、强度均居全国城市第二,仅次于“大院大所
国务院办公厅督查室通报了2024年度国务院综合督查发现的有效做法,安徽省“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发展改革创新举措获通报推广。 一直以来,科研与产业“两张皮”、创新链产业链“相望难相见”,是公认的难题。安徽通过实施“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发展改革,有效破解了这个难题。2024年,安徽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5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753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3家,总数均居全国第一方阵。 安徽
上海持续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全力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助力“五个中心”加快建设,提升城市能级。 创新链方面,上海把持续增强科技创新的源头供给放在首位,依托张江科学城、临港新片区等科创高地,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聚焦人工智能、Web3.0、合成生物学等前沿领域和数学等基础学科,打造一流新型研发机构。 产业链方面,聚焦“3+6”重点产业(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
青岛围绕“三位一体”布局,出台《关于强化人才资源统筹 促进“四链”融合发展实施方案》,探索构建以人才链为总牵引,优化教育链、激活创新链、服务产业链的“四链”融合发展新生态。 打通政产学研“协同”断点,健全融合发展推进机制。青岛针对部门之间力量不统筹、高校专业与地方产业需求不匹配、高校院所与企业技术攻关不协同等问题,加强部门与部门协同,完善统筹推进机制;加强高校与地方协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动态调
苏州不断打破边界、搭建平台、加强链接,促进“四链”共生耦合,助力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壮大“城市创新丛林”。 围绕产业聚人才。苏州坚持把人才创新资源作为支撑力量,同步绘制产业地图和高层次人才地图,大力招引和集聚各类急缺紧需人才和创新团队,目前,全市98%的领军人才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 突破瓶颈抓创新。苏州大力实行“揭榜挂帅”制度,推出创新联合体的“落地版”,通过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开展核心关键
2024年末,安徽科技型企业贷款突破7550亿元,连续四年跨越六个千亿台阶;科技企业融资率达到60%;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六家大型银行总行级科创中心全覆盖的省份…… 一项项亮眼的成绩,正是安徽奏响“产研金”交响曲的生动注脚。 在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机制中,“产研金”是关键一环。安徽是如何推进的? 金融活,企业活 大家都听过一句话:“金融是经济的血脉。” 任何企业的发展壮大,都离不开资金
对话嘉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商学院执行院长 叶 强 安徽省经济研究院投资金融所所长 王 斌 安徽中科星驰自动驾驶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 王智灵 认知现场、理解现场 《决策》:近年来,安徽持续推进“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贯通,您认为这项改革的关键是什么?在7个维度中,核心是什么? 叶强:“政产学研金服用”改革在于通过多主体协同创新,打破传统创新链条中的壁垒,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
2024年,安徽省铜陵市坚持“发展为要、项目为王、实干为先”,交出了一份质量高、成色足的发展成绩单: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达6.4%,居全省第1;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5.4%、73.2%,均居全省第1;参加省开工动员项目开工率、纳统率、投资完成率分别居全省第1、第 4、第 4;14项工作获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再创历史新高。 新征程上,铜陵将以怎样的干劲和拼劲创先
杭州,真的太火了! 春节以来,杭州持续霸屏,更是掀起了一波城市反思潮。 南京在问、济南在问、合肥也在问:为何我们出不了“杭州六小龙”这样的企业? 杭州究竟做对了什么?杭州有什么样的魔力,让很多城市“坐不住”? 省委书记的“座上宾” 2月13日,浙江省委书记王浩主持召开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座谈会,宇树科技、强脑科技和游科互动科技3家“杭州六小龙”企业,成为浙江省委书记的“座上宾”,
佛山,“失速”了。 2024年,佛山经济增速只有1.1%,在广东省21个地市中排名倒数第一,在全国26座“万亿城市”中也是排名垫底。 佛山怎么了? “成也房地产、败也房地产” 佛山“失速”,与工业密不可分。 作为典型的工业强市,佛山以强大的制造业实力闻名于世,2023年,佛山工业总产值超过3万亿元,仅次于深圳、苏州、上海,排名全国城市第4、全国地级城市第2。 当佛山成功跻身“全国工业第
2024年7月,上海市静安区招商人员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结识一家知名节能技术公司,经过邀约洽谈、实地考察及多次有效沟通后,仅用一个月时间,企业就决定入驻位于静安区的数通链谷。 2024年11月,在第七届进博会期间,虹口区与青海一家储热技术公司深入沟通未来布局规划及项目前景,坚定了企业在上海多点布局的信心。 会展既是会客厅,也是大舞台。《2024投资上海重点展会招商工作方案》要求,全面
黄山市12345统一呼叫中心。 “作风就是形象,作风就是力量。”在黄山市2025年 “新春第一会”上,市委书记丁纯如是说。 作为闻名世界的旅游城市,形象对黄山来说至关重要。对涉旅问题的妥善处理,是游客深度感知城市风貌的关键窗口,一旦处理不当,极易引发负面情绪的扩大效应。近年来,黄山市旅游服务让海内外游客感受到了一座旅游城市的品质和温度。而温度的背后,有黄山市12345热线的鼎力相助。 202
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十里江湾“口袋公园”,市民在休闲、健身。图/IC photo 2月28日,安徽省政府召开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暨工作推进会,推动全省城市更新工作向纵深拓展。 城市更新,既关乎城市面貌改善和居住品质提升,也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通过健全完善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机制,深化城市规划、建设、运营、治理,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安徽省以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行动为牵引,以加强既
截至2025年3月,长三角城市经济的2024年“成绩单”,已全部出炉! 梳理发现,在长三角地区的41个市中,有9个“万亿城市”齐头并进,20个城市经济增速达到6%以上;尤其是温州、徐州,将携手在2025年冲击万亿大关…… 2024年的长三角城市经济,有哪些新看点?又是谁在领跑? 上海成为首个“5万亿城市” 2024年,沪苏浙皖的地区生产总值总量突破33万亿元,占全国的比重约24.5%,较2
2024年10月18日,南京滨江产业创新带联盟(建邺-江宁)正式成立,聚焦“数字滨江、智造滨江、国际滨江、人文滨江”的目标,合力打造南京产业科技创新的“长江黄金右岸”。 一个是长江经济带入苏“第一站”,一个是跨江联动“前哨”——江宁区、建邺区,这条“长江黄金右岸”是如何打造的? 为什么要打造 “长江黄金右岸” “长江黄金右岸”位于南京市沿江区域,串联了长江南京段区域的江宁、雨花台、建邺、鼓
山区能不能搞创新? 浙江丽水在实践中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只有“九山半水半分田”、全域均为革命老区的浙江丽水市,在浙江省科技成果转移支付改革实践中,探索出“147·浙丽转”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为山区也能搞创新提供了现实路径,为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2024年,丽水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经济增速达6.6%,位列浙江省第一,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速也分列浙江省第一。 什么是“
重要新闻对照着看,会有很多收获。 2月5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指出,要加大力度整治“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持续整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正之风。2月10日,《人民日报》刊发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中央纪委办公厅对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进行通报,其中第一个便是“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调研组赴基层调研搞层层多人陪同
当前,人工智能(AI)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新一代AI相关学科发展、理论建模、技术创新、软硬件升级等整体推进,正在引发链式突破,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跃升。 在这种技术变革浪潮下,公共政策的研究、制定和实施等,必须把握AI技术赋能的战略窗口期,有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才能更好地推动AI赋能公共决策质效提升。 蓬勃发展 人工智能(AI
自2001年以来,安平县已连续成功举办了24届国际丝网博览会。图/IC photo 特色产业是县域经济的命脉,是县域发展的重要抓手。河北省安平县把一张小小的丝网,做成千亿产业集群,是发展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实现富民强县的典范。 位于河北省中南部的安平县,人口只有30多万,却是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丝网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安平县拥有大大小小丝网企业1.3万余家,产品涵盖6大系列、400多个品种、600
小小的“一张膜”,成为百亿大产业! 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屏幕一般都会贴上保护膜,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它们绝大部分产自皖西南的太湖县。作为一个偏远的山区小县,尽管经济体量不大,也没有多少工业基础,但过去十多年里,太湖县从无到有培育出一个颇具规模的特色产业集群:功能膜新材料产业集群。 2023年,太湖县功能膜新材料产业集群入选工信部公布的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截至2024年底,太湖县
在传统产业增长乏力、招商引资缺少方向的大背景下,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成为各地保持经济稳步发展、培育新增长点的必选项。据统计,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2012年的11.2万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53.9万亿元,11年间规模扩张了3.8倍。 但也要看到,各地在推动数字经济“大干快上”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各自为政、无序竞争的问题,甚至在某些领域由于盲目跟风、过度投资,导致项目烂尾、资源浪费等现象,值得
党的十九大正式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已有八年。八年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方针,各地乡村振兴卓有成效,但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与不充分的矛盾依然存在,农村深化改革的难题依然突出,乡村全面振兴的任务依然艰巨。 乡村振兴非常需要也完全可能取得突破,建议重点从以下方面组织发力。 项目策划 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 全面推动乡村振兴,项目策划是重要抓手。要积极开展项目储
四 属于自己的东西前两天就一样一样地清理干净了。无非是一些随手写下的笔记,一些没有来得及完成、已经不必完成的工作报告。 桌子一下子变得干净而不真实,与自己无关。明天来上班的人,可以有一张没有记忆的办公桌。 舒学群站在门外,最后看了一眼办公室,窗明几净,一尘不染,除了看不到痕迹的脚印,属于他的一切都没有留下,这才轻轻地把门带上。 明天这里就会有新的主人。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舒学群嘴角
《义乌经验:中国政府与市场发展》 胡宏伟 著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25年1月 从“一无所有”到“无所不有”,义乌创造了“全球最大小商品市场”的经济传奇,成为反映中国改革开放最经典的县域经济崛起发展的样本。 本书以义乌的经济崛起为切入点,把义乌市场40余年发展经验作为研究对象,链接经济理论与发展实际,深入探讨了政府与市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中的辩证关系,切中肯綮地回答了地方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