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碳中和技术是气候变化背景下技术创新领域的新概念,也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目前,关于碳中和技术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均在迅速发展。梳理学术界的认知脉络,凝聚共识、辨析差异,对厘清碳中和技术理论体系以及促进碳中和技术开发和应用意义重大。首先,在分析碳中和特性、减排(减碳)与脱碳关系的基础上,界定碳中和技术概念,并从4个方面阐述碳中和技术特性;其次,基于现有文献可视化分析目前碳中和技术的范畴和组
摘 要:通过整合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农村电子商务不仅拓宽了农产品的市场渠道,还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和现代化发展。基于政策工具理论构建二维分析框架,对17份农村电子商务政策文件进行编码和分析。研究发现,政府在制定农村电子商务政策时,使用了环境型、需求型和供给型等3类工具;其中,对环境型工具的偏好最为显著,需求型和供给型工具因其操作复杂及资源需求较高,通常被作为补充措施使用。这种工具使用上的偏
摘 要:数字经济作为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动能,对黄河流域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升发挥着关键作用。利用2011—2021年黄河流域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探讨数字经济发展对黄河流域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黄河流域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促进作用;通过测算制造业企业创新效率,发现数字经济发展通过提升制造业企业创新效率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企业家精神在数字经济发展提升制
摘 要:企业的ESG表现因其与长期可持续发展密切关联,而受到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以2011—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回归模型分析ESG表现与企业财务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①提升ESG表现能显著促进企业财务绩效的提升,且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依然成立。②在对环境、社会、治理等3个维度的深入分析中,环境表现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而社会表现和公司治理对企业财
摘 要:立足于中国特色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以2010—2022年沪深A股重污染上市公司为样本,借助负二项回归模型,分析产学研融合对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①产学研融合显著促进了企业绿色创新,并且其对实质性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强于策略性创新,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该结论依然成立;②中介机制检验表明,产学研融合主要通过加快知识流入、增加资金流入和增强高管环保意识来促进
摘 要:人工智能科学家是推动我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人才,对其成长特征与流动规律进行量化分析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和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为例,搜集人工智能科学家的履历信息,构建了求学、就业、工作三阶段流动网络。从教育背景、海外经历、当选院士情况、任职单位性质等方面对人工智能科学家成长特征进行研究,从网络特征、流动网络和区域流动等方面分析了人工智能科学家的流动规律。研究发现: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