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有言:“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是节气,亦是心境。古人于此日“祭之以礼,游之以乐”,在慎终追远与踏青寻芳的交叠中,完成对生命的参悟。一如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所载:“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生与死,在此刻不再是割裂的对立,逝者的精神如同春草,岁岁枯荣,却始终根植于生者的心田。 自丙申(2016年)至甲辰(2024年),《现代艺术》始终本着“以艺载情,以文传思”的初
马识途 1915年1月—2024年3月 本名马千木,生于四川忠县(现重庆忠县),文学家、书法家、电影《让子弹飞》原著作者。生前曾担任过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国郭沫若研究学会副会长,四川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长,中国国际笔会中心理事等。著有《清江壮歌》《京华夜谭》《巴蜀女杰》《风雨人生》《夜谭十记》《夜谭续记》《三战华园》《丹心》《找红军》《马识途讽刺
刘莲池 1919年5月—1997年3月 河北任丘市人,当代剧作家,表演艺术家。1937年参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冀中人民自卫军三纵队一支队教导员,一二〇师独一旅回民大队教导员、独一旅宣传队长、戏剧队队长兼战力剧社队长,西北军区战斗剧社戏剧股长、指导员,西北艺术学校二部戏剧系主任,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系主任兼实验话剧团团长,西南人民艺术学院戏剧系副主任,西南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
刘时燕 1942年8月—2024年3月 一级演员,四川扬琴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961年毕业于绵竹高中,即入该县川剧团学唱闺门旦。1962年起在四川省曲艺团工作至今,师承四川扬琴大师李德才学习女腔旦角。继承了“德派”扬琴华丽妩媚的韵味,又吸收姊妹艺术之长有所发展丰富,形成自己委婉细腻、含蓄深沉的特色,并对民族声乐有一定研究。曾先后获得第二届中国艺术节(北京)、首届中国曲艺节(南京)全国新曲(书
杨永福 1942年11月—2025年1月 著名水彩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委会主任,四川省水彩画研究会会长,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峨眉山书画研究院研究员,一级注册建筑师。自中国画以山水见长,水彩画以风景为主。水彩作品《蜜乡》《月是故乡明》分别入选第六届和第七届全国美展;《剑门春雨》《冬日》入选第一届、第二届全国水彩画展;《残梦》入选第六届全国水彩画展及中国百年水彩画展
李代煊 1944年5月—2024年7月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老年委员会委员,宜宾市叙州区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历任宜宾县书法家协会主席,宜宾县政协诗书画院院长。1999年、2000年先后获中国文联“全国百杰书法家”称号。书法创作成果丰硕,参加全国第六、七、八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其中第六届获最高奖“全国奖”),全国第三、六、七、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二、三届楹联展,全国书法百家
付兵 1945年10月—2025年2月 自1955年开始从事四川扬琴至今,近70个年头。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亚洲扬琴协会顾问。对四川曲艺音乐创作、音乐的源流沿革做出了一些探索,创作了很多曲艺作品。其中四川扬琴代表著作:《铁窗训子》《府河放鸭船》《浣花夫人保成都》《满江红》等。2010年出版《四川扬琴》一书,曾先后在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行课。 再也听不到付老师演奏的将
杨新民 1950年3月—2023年9月 作曲家,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作品曾荣获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入围奖,入选ISCM比利时现代音乐节展演,入选ISCM北京现代音乐节展演等。与国内外演奏团体保持合作关系,包括:中国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亚洲爱乐乐团、中央歌剧院合唱团、四川交响乐团、四川爱乐乐团、韩国首尔女子室内乐团、美国西雅图太平洋路德大学室内乐团、卢森堡小交响乐团、瑞士
罗大春 1955年2月—2024年8月 四川竹琴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先后拜竹琴大师杨庆文学习竹琴,拜四川清音大师李月秋学习清音、拜金钱板大师邹忠新学习金钱板。1977-1988分别在成都市委宣传部、四川省文化馆、成都市群众艺术馆文宣队、成都市总工会工人艺术团参加各种演出活动,及全省各地的曲艺培训(任竹琴教师);1990-2000带领演出队伍在全国各地巡回演出;2004年受聘于
1954年生于四川成都。1972年拜岑学恭先生为师学习绘画,1986年进入成都画院任专职画家,2008—2014年任成都画院副院长、成都画院美展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一级美术师、中国画学会理事、四川省中国画学会常务副会长、成都画院艺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学术委员会副主任、2013—2017年任四川省高级职称(艺术类)评审委员会委员。2014年退休。1987年作品《转战之前》为中国军事博物馆收藏;
自古画品与人品总是相伴相生,虽前人已有论述画品并非人品的真实再现,但中国传统绘画是诗书画印的综合,笔下的作品承载着艺术家个人的修养和经验,那么画与人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可以从客观上说,画不一定如其人,但人的一部分修养及经验一定如其画。因此在分析叶瑞琨先生的作品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其人。 艺术风格的萌芽:祖母与恩师的影响(1954-1973) 1954年9月25日,叶瑞琨先生出生于成都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巴山蜀水的烟云供养,孕育出这片土地独特的艺术灵性。从三星堆青铜神树的诡谲想象到金沙太阳神鸟的璀璨光华,从汉代说唱俑的诙谐生动到唐宋摩崖造像的庄严慈悲,蜀地艺术始终保持着与天地对话、与历史共鸣的独特气韵。张大千、张善仔、蒋兆和、陈子庄等不少蜚声海内外的艺术大家都在此深受滋润,走进新时代,这片浸润着茶香墨韵的土地依然延续着巴蜀大地的艺术传奇。 中国画院制度肇始于五代后蜀的翰林图画院
夏亮熹 四川省艺术院东坡书画研究院创院院长。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成都画院专职画师,深圳市韩江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踏雪咏梅图》被中国国家画院收藏,《满江红》获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诗书画大展优秀奖。曾两次举办“夏亮熹国画展”个人展览。出版有《夏亮熹国画》。 人物画发展到今天,表现语言和媒介越来越多样,这是为从事人物画创造的人们视野越来越开阔,可以吸收的资源越来越丰富,人们的需求越来
邹文正 四川省艺术院东坡书画研究院顾问。字思孟,号雪扉,重庆忠县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先后出版《邹文正画集》《邹文正山水画集》《邹文正写梅》《邹文正书法作品集》《中国当代著名画家个案研究·邹文正写意山水》《传世典藏当代山水手卷精品——邹文正万壑秋云图卷》《中国当代名画家艺术研究·邹文正写意梅花画艺术》《当代中国山水画坛10名家·邹文正作品》《中国美术家大系·邹文正卷》《中国
冯祥伦 四川省艺术院东坡书画研究院研究员。四川省文史研究馆特约馆员,成都永陵博物馆原副馆长,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徐悲鸿张大千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一品天下书画院荣誉院长。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画展并获奖。2000年,在成都举办“冯祥伦人物画精品展”,2001年,在美国旧金山时代画廊举办“中国成都冯氏父子画展”。出版有《冯石甫冯祥伦父子画集》《冯祥伦画集》《蜀宫乐伎图》《成都历史名人》。 吾年八十
张幼矩 四川省艺术院东坡书画研究院研究员。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学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山水画会学术部主任、花鸟画会常委,四川诗书画家国际艺术交流协会副会长,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诗词学会理事,四川省楹联学会理事,成都民盟书画院副院长,成都画院专职画师。主要作品有《九寨沟》(邮票用画)、《血凝河山》(中央军委用画)、《九寨金秋》(四川省
袁生中 四川省艺术院东坡书画研究院研究员。亦名袁笙中。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诗书画院专业画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大展。代表作:《暖鞋》《白衣少女》《无题》《彝家新事多又多》《数数看》《第一次迟到》。出版有《袁生中画集》《袁生中人物画》《中国人物画名家技法讲座·袁生中现代仕女画艺术》《中国现当代中流砥柱画家袁生中作品集》《当代中国画创新与传承》等。 作为从事中国画创作的画家,我始
陈乃建 四川省艺术院东坡书画研究院研究员。字剑峰,揽云楼主人,先后师承岑学恭、黄纯尧、李文信诸先生。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老年分会会长,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艺委会委员,四川徐悲鸿张大千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成都翰林学校教授。作品曾多次被国内外国家级、省级美术馆(博物馆)收藏,多次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画展并获奖。 与画家陈乃建相交多年,其人其画始终如一:勤谨
曹小钦 四川省艺术院东坡书画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职业画家协会副主席,国韵文华书画院艺委会副秘书长,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原创书画交流协会理事,四川省天府画院副院长,四川四海画院院务委员。出版个人画册十余种,代表作有《火把节》系列、《牧歌》系列、《唐马》系列等。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画展并获奖,被《美术》《国画家》等收录。 “没骨法”的“没”应读为“mò”,意指骨线隐没于形体
邓代昆 四川省艺术院东坡书画研究院研究员。一级美术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研究院艺委会会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四川省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副主任、理论委员会委员,四川省书学学会副会长,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书法专委会委员,成都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成都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团顾问,成都市政协书画院艺委会委员。作品曾多次入选国际、全国大展。 邓代昆先
周明安 四川省艺术院东坡书画研究院研究员。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省诗书画院专职画家。擅画动物走兽,尤长于画虎。作品多次参加欧洲当代中国画展、日本中国现代画展等国内外大型画展。作品曾获2001年法国卢浮宫国际艺术沙龙展优秀作品奖。出版有著作《周明安作品选》《周明安画虎精品选》等。 古往今来有着无数的民间传说、文学著作、诗歌、绘画、工艺都与虎有关,老虎已形成一种
徐寿鹏 四川省艺术院东坡书画研究院研究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巴蜀诗书画研究会副秘书长,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民革中山画院理事,成都市政协书画院画师。先后师承蜀中名宿罗新之、罗祥止、蒙文登、余中英等诸多先贤。出版有《徐寿鹏水墨》一书。 徐寿鹏的画题材广泛,山水、花鸟、人物都有,能书法、会篆刻。也读到有人评他的画:既可能是传统,又可能是现代的艺术趣味成了他整个创作活动中最易辨认的
范澍宁 四川省艺术院东坡书画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人物画专委会副会长,四川美术学院墨华艺术研究会秘书长,成都市文化馆副研究馆员。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美展、中国画名家邀请展等,在国内外多次举办个人画展。曾荣获第八届全国“群星奖”优秀作品奖,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优秀作品奖,中国西部大地情全国中国画、油画作品展铜奖,首届全国青年国画年展银奖等。 在我的眼中,范澍宁先
刘学伦 四川省艺术院东坡书画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画师从著名画家戴卫先生,还涉猎水墨人物画、油画、肖像画、人物速写、插画、连环画、漫画等领域,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各种艺术展并获奖。曾创立并编辑《大迷宫宝库》系列,成为全国动漫品牌图书。2008年的创作巨幅中国人物画《金沙祭》,2013年创作的《成都解放》《万源保卫战(合作)》,列为四川省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工程,
魏明阳 四川省艺术院东坡书画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人物画专委会委员,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人物画专委会委员,四川省中国画学会理事,成都画院专职画家、艺委会委员。作品入选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等大型展览;在国内多家专业美术出版社出版连环画作品二十余册。 笔墨作为中国画的有机部分,既是造型的手段,亦是精神表现的载体,其要义和内涵有多个层面:
李江 四川省艺术院东坡书画研究院执行院长。第一个在德国城市留下手模的中国艺术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四海画院副院长,四川当代书画院副院长,成都画院画师。 李江无疑是当代中国画坛上一位值得注意的女画家,这不仅仅是因为她在人物画创作方面硕果累累。我以为,这位扎根蜀地的女画家,用三十余载光阴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处开辟出独属自己的艺术疆域,以其深厚的生活积累和独特的艺术感受确立
胡真来 四川省艺术院东坡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四川省传统文化保护协会书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政协书画院花鸟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花鸟画艺委会委员,四川省统一战线同心书画院研究员,四川巴蜀书画研究会副会长,成都大学美术与影视学院客座教授。 一个单纯的观看者,很难在限定的时间内找到胡真来绘画的内在语言逻辑。因为,胡真来的绘画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是多样的。如果仔细
杨循 四川省艺术院东坡书画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民族书画院画家,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特聘研究员,四川省国画院特聘画师,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人物画专委会委员,四川省工笔画学会理事,成都画院特聘画家,乐山嘉州画院副院长,乐山市政协书画院副院长。 乐山画家杨循的艺术创作,以写意人物画见长,其作品在传统笔墨与现代审美之间构建起独特的美学体系。无论是现实题材的生动捕捉
施秉伟 四川省艺术院东坡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特约馆员,四川当代书画院副院长,成都画院画师。 施秉伟是一个用书写的态度进行绘画创作的画家。在施秉伟的水墨绘画中,那种不囿于客观物象的笔墨,通过书写性的自洽线条,表达着率性的自由人格。 在水墨绘画中,创作者常常以“写”作为一种绘画形态,而不是以“画”作为创作形态,其中的含义在于表达一种艺术的方法论见解,这是对一种艺术状态的符号
周雅玲 又名桐羽,号闻莺草堂主人,现为四川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四川省艺术院东坡书画研究院研究员,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癸卯十月,我参加由省委宣传部主办、省美协组织的“广元古蜀道采风活动”。行前几天思绪万千,颇有东坡先生“老夫聊发少年狂”之冲动,可能是因为剑门关素有“剑门天下雄”之美誉,引“天下英雄竞折腰”之故吧!而古蜀道之古柏又颇有英雄寂寞之感觉,故心向往之。 提起古柏,不禁想
刘德扬 四川省艺术院东坡书画研究院研究员。一级美术师,四川省工笔画学会副会长,四川省巴蜀画派促进会副会长,蜀都书画院顾问,民建中央画院四川分院顾问,成都画院艺术委员会主任,成都诗婢家画院院长,成都当代工笔画研究会副会长。 书与画,犹如中国画家的双翼,弱其一不能高飞,折其一就只能瞎折腾了。观刘德扬二三十年前之书,碑帖并铸,文质生发,尤见其笔性机杼。印,他用力匪深,年岁增而视力损,操刀益疏,然所谓
曹 念 四川省艺术院东坡书画研究院副院长。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西南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自贡市智库策划院院长,民革党员,四川省诗书画院特聘画家,四川当代书画院副院长,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委员,民革四川省中山画院理事,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成都画院特聘画师,自贡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等。承担四川省艺术基金2023年全国美术作品巡展“川盐古道”项目艺术创作责任人。曾多次参加全国及各级美术展览并获奖;
樊萍 四川省艺术院东坡书画研究院研究员。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协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艺委会人物专委会委员,成都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艺委会人物专委会副主任。个人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展,多次获奖,为博物馆、企业、及个人收藏,2002年应邀赴美国第一银行画廊举办个展。 樊萍是一位在人物画领域享有丰富成就的中国画家,她以女性特有的慧敏塑造出一个个
罗智慧 四川省艺术院东坡书画研究院研究员。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诗书画院专职画师、艺委会委员,四川省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曾先后两次赴日本留学,获日本国立上越教育大学美术教育学硕士学位。作品曾入选第八届、第九届全国美展。曾先后多次在日本、美国举办个展,作品被多家机构和个人收藏。 罗智慧是四川省诗书画院首位专职女画家。早年由报刊美术编辑转行,赴日留学近十年,研习日本画及现代设计,获
冯天与 四川省艺术院东坡书画研究院研究员。一级美术师,编审,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巴蜀画派促进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嫘祖书画院执行院长,李可染画院、国韵文华书画院等特聘画家。作品被《中国美术精品集》等收录,《现代艺术》《四川美术》等专题报道。分别在中国成都和美国圣荷西等地举办“水墨雅韵——冯天与国画作品展”;2023年受邀参加中欧艺术对话·中国代表团访问欧洲,作品《蜀山流韵》在比利时展出并被收
陈洪 四川省艺术院东坡书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1980年入伍,军旅生涯三十年,法学研究生课程班毕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四川省经济文化协会常务理事、书画分会主席,四川省美术家协会老年分会副主席,四川省老年书画研究会西岭书画院副院长,成都市书法家协会理事、老书家专委会秘书长,成都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成都市锦江区政协书画院执行院长等。 文章讲究质朴才能长进,道义讲究真诚才能修成,书法讲究自然才有神韵。一
程绍君 四川省艺术院东坡书画研究院研究员。副研究馆员,民进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山水画专委会委员,双流区政协书画院常务副院长。作品曾入选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9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迎奥运全国中国画大展,欢庆十六大中国西部大地情中国画大展,首届中国山水画艺术双年展,全国第三届工笔山水画展等,并获奖。 山水画创作是一个大道渐悟的过程,画家首
邹艳红 四川省艺术院东坡书画研究院研究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高校美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民族民间美术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画艺委会人物画专委会副秘书长,成都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原院长、教授。 邹艳红的这批作品,以知识女性的日常生活为题材,以自由、轻松、不事雕琢的大写意笔墨写就,构成了一幅幅生动活泼、妙趣横生的现代水墨图景。 她画中的女主人公不是为迎合他人而精心装扮等待肯
邓敬民 四川省艺术院东坡书画研究院研究员。武汉大学文学学士,四川省诗书画院特聘画师。出版有《中国当代美术全集·现代重彩卷》《名家名画·邓敬民中国画作品》《大匠之门·邓敬民石窟梦幻系列》《中国当代名家画集——邓敬民》《邓敬民青绿山水画》《荷色生香——邓敬民写意荷花选》《国色天香——邓敬民写意牡丹选》等个人画集和合集几十部。 邓敬民的艺术作品题材广泛,手法多样,集工笔写意人物画、青绿写意山水画和工
陈时权 四川省艺术院东坡书画研究院研究员。四川美术出版社编辑、编审,四川省文化产业学会艺委会副会长,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特聘教授。美术作品《妙龄霓裳追传统,窕身旗襟冠新潮》收录于《金玉集》;书写《清·李蔚〈赐芥茶恭纪〉诗》收录于《古诗咏阳起羡茶》,被宜兴茶文化促进会收藏。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展览。论文收录于《墨林》等,并获奖。 对绘画的热爱,打小就涂涂抹抹,喜欢临摹名家的水墨,山水、
钱磊 四川省艺术院东坡书画研究院研究员。一级美术师,四川省诗书画院专职画家、人物画工作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成都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馆特约研究员,四川省工笔画学会书记副会长,成都市当代工笔画研究会书记副会长。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留洋归国画家以西方现实主义手法创作藏族主题绘画,开启现代藏族题材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文艺必须为人民大众服务”
卢加强 四川省艺术院原院长、东坡艺术研究院原院长。笔名千江月,竹林顽童,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学博士后,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田园牧歌研究院院长,四川省红星(省直)作家协会副主席,四川西部经济文化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四川艺术产业协会主席,擅长墨竹、评论、写作。 “我好像是乡下的一段小竹子,被命运女神雨打风吹,不经意间幸运地掉在龙泉山脚下四川省沫若艺术院、巴金文学院那片文化巨匠栖息的草地上,自此落地生根,长
牛放 四川省艺术院东坡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李白家乡人,斋号玩味轩。四川省传统文化促进会执行会长,四川晏济元书画院执行院长,四川徐悲鸿张大千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成都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在当代艺术领域,张勤涛是一个兼具多重身份的文化践行者,他既承载着传统文脉的厚重,又激荡着创新探索的活力。作为四川省艺术院东坡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他不仅是书法艺术的践行者,更是文化传承的推动者。 张勤涛的
薛磊 四川省艺术院东坡书画研究院研究员。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四川省诗书画院副院长,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作品曾获第八届全国画院中国书画展晋京展(最高奖);四川省第三届艺术节四川文化奖美术奖优秀作品展一等奖(最高奖)等国家、省级奖十余次。出版专著《回望东坡——四川省诗书画院作品选薛磊卷》。 中华文明五千年绵延不绝,至宋代达至巅峰,成为世界文化的高峰。钱穆在《国史
王袁媛 四川省艺术院东坡书画研究院研究员。亦名袁媛。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人物画专委会委员,四川统一战线同心书画院人物画专委会研究员,四川省原创书画交流协会会员,成都市美术家协会理事。 如果说“传神写照、妙悟自然”是中国画的共同特征和本质属性之一,那么,我有理由相信当代画家王袁媛通过二十余年的艺术实践,将中国画这一特质进行了“传承”与“再探索”。 “将门之后多虎子
陈锐楷 四川省艺术院东坡书画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人物专委会委员,四川省巴蜀诗书画研究会研究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蜀都书画院常务理事,成都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团委员、理事,成都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艺术创作,“新”是时间概念,是历史的过程;“美”是追求的旨归,是永恒的探索。在整个20世纪里,美与丑的评析一度曾被“新”与“现代”的时间判断所取代,求“变”求“新”仿
编前 三星堆文化作为中国古蜀文明的瑰宝,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一直以来都是艺术家们探索和借鉴的对象。龚光万立足中国绘画形式语言,通过彩墨互生的艺术实践,在古今对话与中西融合中大胆创新,以绘画诠释对三星堆美学的思考,以及三星堆艺术美学在中国画语境下的当代表达。《现代艺术》密切关注龚光万 “三星堆” 主题创作,继2024年第2期与第7期推出两期“印象”栏目深度解析后,本期“印象” 栏目再度聚焦:通过徐里、
中国绘画史上,曾有“行”“利”之分。所谓“行家”一般指那些以画为职业,以画画为谋生手段的画者,而所谓“利家”则是指那些著书立说或官差公务之余,借以笔墨抒发胸臆,表现性情的“业余”画者。而恰恰就是这“行”“利”之分,成为文人品评画格高低之别的一道界线。“利家”自然被推崇,而“行家”则遭受贬斥。时过境迁,当今的画坛在物欲横流的世风浸染下,早已是“行”“利”难分,以世俗好恶以及市场价码为艺术尺度已成为书
“翠岭苍山,高树清泉,桃红柳绿,小屋轻烟,秋气春韵,犬吠鸡鸣,青松翠竹,鱼儿相逐,牧童横笛,禽鸟相依,暮色朝晖,云涌霞飞……”一片田园景色,满纸泥土清香,这就是书画家龚光万先生山水画透露出来的郁郁乡情、悠悠乡思、依依乡恋。 无论是一山一水,或是一草一木,抑或是一禽一鸟,都充盈着自然之灵气,清新、鲜活。大笔泼洒之下,辄见泱泱宇宙之浩气;纤毫点染之处,辄见萦萦万物之灵秀。 初次见他的画,我无论如何
四川省诗书画院专职画家、人物画工作室主任、学术委员会委员。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评审评委,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成都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曾荣获四川省“金熊猫”奖先进个人(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重大文艺项目扶持和精品奖励。 2025年3月13日上午10时,由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现代艺术杂志社主办的“文艺百家”工程·文艺讲坛2025年第3期(总第8
中国人物画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与审美追求,更是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在当今时代,全球化与科技的飞速发展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艺术,作为人类精神与文化的载体,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中国人物画如何在新时代中延续其文化脉络、展现时代精神,成为当代艺术界亟待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历史脉络与时代精神的传承 在远古时期,人类的祖先便在岩壁上留下了神秘的岩画,这些简单的线条和形象,
中国书法馆艺术创作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书法专委会会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理事、书法培训中心副主任,四川大学书法研究所研究员、创作专委会副主任,成都市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成都大学等多所高校书法客座教授,天府文艺名家讲坛、翰墨天府大讲堂主讲专家。 传记入编《巴蜀画派史论》(第一卷),出版专著《庚壬心画》(巴蜀书社)等。书法作品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李白纪念馆、成都大运会博物馆等文
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新时代要求,回应社会关切,对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文化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专门阐述了推动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必须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来源于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深入继承与创新,来源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
编 前 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艺术与科技一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两大重要力量。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与科技的融合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数字艺术、AI艺术应运而生,这些新技术在艺术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也极大地丰富了艺术创作的可能性。而传统艺术、数字艺术、AI艺术三者之间又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现代艺术》曾先后刊登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计算艺术研究组的相关文章《科技与艺术交融 机器与灵魂碰撞》(2
杨雅洁 四川师范大学教师。国际创意管理专委会委员,四川省教育学会教育人才工作委员会会员,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为艺术创作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从优点看,艺术创作的人工智能化有诸多好处,例如可以降低艺术创作的技术门槛,让更多的非专业艺术家成为创作者,增强大众的艺术参与度等。然而,AI艺术创作也面临着感性缺失与意识形态渗透的双重挑战。下面笔者从技术优势、感性缺失、构建数字时代的
在当代科技不断发展的现在,人工智能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艺术领域也不例外。其中,AI绘画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与此同时,传统绘画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依然在艺术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将探讨与传统绘画的融合创新,以及这种融合在新闻媒体传播中的应用,以期为艺术领域带来新的思考和启示。 一、AI绘画与传统绘画的融合创新 (一)技术方面的创新 AI绘画与传
当屈原喊出《天问》:“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东西南北,其修孰多?南北顺椭,其衍几何?”你说这是艺术还是科学? 屈原一首长诗,抛出了170多个问题,涉及天地万物、人神史话、伦理道德、政治哲学,气势磅礴之余,我们不免叹服于诗人的博大精思和追寻世界本源的浩渺情怀。世界的发展正源于此,源于人类对事物本源的追寻。这应该算是人类历史上最早期的宇宙学论文之一,这也是艺术与科学源力结合的完美实
蜀锦蜀绣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代表,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特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将其应用于蜀锦蜀绣纹样设计,也有着明显的优势。本文通过研究蜀锦蜀绣的历史及艺术特征,结合这些年的实践,就运用Al技术进行风格迁移、边界提取、像素增强等操作,探讨了Al在蜀锦蜀绣纹样设计中的初步应用。 一、蜀锦蜀绣历史及艺术特征 (一)蜀锦蜀绣的历史 蜀锦和
电影艺术自诞生以来,一直是科技进步的先锋。如今,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推动了电影行业及其相关的声画、视听创作制作进入新的阶段,相应地,电影创作制作的思维、方法以及策划也在不断更新。面对这一技术的应用和创作中的人机交互控制,电影相关专业的思维与逻辑如何与人工智能深度对话,人工智能技术呈现的电影美学特征及其审美是否能与人对话沟通,显得十分重要。理解智能技术与人的电影艺术审美观念和创作共识相一致,把握智能技
当纽约林肯艺术中心的穹顶洒下由128台投影仪编织的量子光网,舞者王佳俊的足尖在虚实交界处划出曼陀罗轨迹——这个被称作《入梦》的演出,正是解构柏拉图洞穴寓言的当代版本。人工智能不再是被驱逐的幻影,而是手持火把的引路人,带领舞蹈艺术穿越数字迷雾,重建人机共生的美学疆域。这场始于技术革命的舞蹈变革,实质上是一场关于艺术本体论的哲学思辨:当算法能够生成“云手”的肌肉记忆与“霹雳舞”的加速度曲线,舞蹈艺术的
基于此,通过书籍封面视觉设计令其掌握书籍设计的基础知识技能,需要完成一些教学目标。首先,学习主体要在实践中掌握分析书籍文本的方法,获得从文本中提取核心的概念、思想,并将其转化为关键词的能力。其次,学会迁移使用前置课程中学习过的设计知识技能,将提取出的关键词转化为视觉元素,并合理组织这些视觉元素,使其成为书籍封面设计作品。最后,为了加强学习主体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迁移能力,还需巩固练习。 “问渠那得
正是由于这种笔墨的创新观,画家们在此次写生中都试图打破自己以往习惯的笔墨技法,同时结合自己进行写生体验独立创造。可以明显地从此次写生团展出的作品中看到,写生团各家在改造中国画技法上所探寻的道路是不同的,有傅抱石这种以打破传统基础来进行创新的实践,也有钱松嵒这类以改造自己旧的笔墨,使其能充分反映新事物变革的,还有亚明这种彻底从生活中寻找笔墨方法的。所以,新金陵画派在保证艺术观念的统一下,又有自己独特
川剧高腔音乐源于明清南北曲牌的融合,吸纳了蜀地民间音乐的精髓,同时与川剧表演艺术相辅相成,形成了高度契合的音乐美学体系。 一、川剧高腔音乐概述 川剧高腔音乐作为川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在中国传统戏曲音乐中独树一帜。其音韵流转,于刚柔并济间融汇巴蜀地方特色与戏曲韵味,体现出极高的艺术表现力和文化张力。高腔音乐以其自由灵动的演唱方式见长,唱腔结构上既恢宏大气,
而有些作品即使没有在比赛中拔得头筹,但并不意味着其水平就低于大奖作品,事实上,凡是能够同台竞技的音乐作品,在创作的艺术水平上大多不相上下,如四川新创声乐作品《蓝色情歌》《摩梭》,便是这么两首同样让业界专家在大赛中给予高度肯定的作品。 过去的2024年,对于四川本土的音乐创作,尤其在新创歌曲领域,可谓是星光一路、硕果累累的一年。这一年,涌现出的四川优秀音乐作品很多,且大多具有浓郁的或四川地域化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