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去年第三次亲临甘肃视察,寄予“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的殷切嘱托。当前的甘肃,正呈现出改革势能迸发、发展气场增强、干部群众精气神提振的全新态势,步入了转型发展、追赶发展的重要“窗口期”。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对2025年各项工作作出系统部署,进一步明确了全省发展的主旨导向、聚焦重点和载体抓手。需要各级各方面牢记习近平总书
甘肃省属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向好 超额完成2024 年目标任务 从省政府国资委获悉,2024 年甘肃省属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261.66 亿元,同比增长17.13%;实现营业总收入8706.87 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营业收入777.84 亿元、同比增长49.18%;实现利润总额202.59 亿元、同比增长4.17%。省属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均好于预期,超额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整体呈现出稳中向好、
图志
各位代表: 我代表省人民政府, 向大会报告工作, 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4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 是甘肃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亲临甘肃视察,殷殷嘱托指路领航,谆谆教导厚望如山,“天水花牛苹果又大又红, 麦积山石窟‘东方微笑’跨越千年”,给2400多万陇原儿女无限温暖和巨大鼓舞,进一步汇聚起牢记嘱托、感恩奋进
走过春夏秋冬,经历风雨彩虹,甘肃发展再写新华章。学习2025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深感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 得益于习近平总书记指路领航和党中央坚强领导,经过全省上下跳起摘桃、争先进位的合力奋进,如意甘肃的形象更靓了,幸福美好的成色更足了,富民兴陇的前景更广了,令人非常感慨、非常自豪、非常振奋。概而言之,省委、省政府紧扣中央要求、全面统筹施策, 聚力打好高质量发展“六场战役”,甘肃发展彰显蓄势
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牵挂陇原大地,关心关注甘肃发展,2024 年第三次亲临视察,对产业发展、生态保护、文化传承、民生保障等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重大要求,并寄予“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的殷切嘱托。省委省政府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全部工作的统领统揽,以实施“四强”行动和做好“五量”文章为抓手,更大力度推动经济增长提速、
对于甘肃而言,2024 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亲临甘肃视察,为甘肃发展把脉定向、指路引航,对甘肃发展提出更高定位、更高标准、更高要求。全省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有力应对“两难多难”复杂局面,集中精力谋发展,苦干实干抓发展,各级各方面直面挑战、攻坚克难的劲头更足,承压前行、开创新局的本领更强。学习2025年省《政府工作报告》, 感到这份内容充实、干货满满的《报告》背
在2025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一个鲜明的变化就是将“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作为全年工作的八个重点之一,进行了安排部署。这一安排,可以说是“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既贯彻落实了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 也高度契合省情实际和甘肃当前发展阶段,是加速破解甘肃省城乡、区域、产业“三个不平衡”阶段性特征的关键抓手。2024 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
非同寻常的两会,万众一心的力量。2025 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总结回顾2024 年的工作,提出2025 年工作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 安排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都直面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处处彰显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折射出浓厚的“民生情怀”。一条条惠民政策,一串串民生数字,让我们感受到《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温度”,犹如一支“暖心剂”温暖着陇原儿女的心,凝聚起了共谋发展的同心伟力。
2025 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发展谋划之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任振鹤省长在甘肃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 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对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作出安排部署,为我们拓展改革深度和广度指明了努力方向。我们要树牢改革思维, 增强改革意识, 提高改革能力,蹄疾步稳推进改革任务落
内需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 而提振消费是扩大内需、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的重中之重。2024 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5 年重点任务时,把扩大国内需求摆在首位,强调“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并安排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释放了将提振消费摆到更加突出位置的鲜明信号。2025 年省《政府工作报告》,紧扣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立足国家提振消费需求的宏观导向和政
《政府工作报告》从6 个方面系统总结了甘肃2024 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 令人倍受鼓舞、深感振奋。作为大家传统印象中相对欠发达的西部省份,2024 年的甘肃再次交出一张沉甸甸的发展答卷, 这份成绩单不光跑赢了自身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曲线,甚至同国内大部分“尖子生”省区相比也逊色无多。从面上看,“十四五”以来,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连跨4个千亿台阶,2024年达到1.3万亿元、增长5.8%,增速居
2024 年9 月, 习近平总书记亲赴甘肃视察,再次作出“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的重要指示,进一步为甘肃省新能源产业发展把脉定向、擘画蓝图。近年来,甘肃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扎实推进国家新能源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区建设, 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走在全国前列。《政府工作报告》凝练总结了2024年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的亮眼成绩, 并以较长篇幅安排部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项长期政治任务,也是一个持续推进、常学常新、常悟常进、常思常得的过程。要从四个维度入手,全面学习领会,不断深化认识,深入贯彻落实。 一、从历史维度入手,汲取文化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历史长河中, 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
陕甘革命根据地是党史研究的一个宝库。90年前,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共产党人,以南梁为中心创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 后来逐渐和陕北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 发展成为彪炳史册的陕甘革命根据地,又称西北革命根据地。 2009 年,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甘肃视察时指出,“南梁为红军长征提供了落脚点,为红军北上抗日提供了出发点,这片热土孕育了革命,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2019 年
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兴则国家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 要着力完善有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完善发挥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政治作用的政策举措。陇西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 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注重发挥统一战线法宝作用,聚焦发展大局主动作为,不断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陇西篇章撑劲使力、凝聚人心
近年来,瓜州县深入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发展村集体经济的部署要求, 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深入实施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倍增计划。2024年,全县村级集体经济累计收入2922.12 万元, 同比增加939.43 万元, 增幅达到47.4%, 村均收入达到38.96 万元,75 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超过10万元。 一、主要发展模式 一是资源开发型发展模
2024 年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兰州考察期间指出,兰州是唯一一个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久久为功,一年一年推、一年一年落实。甘肃省税务局联合兰州市税务局利用税收大数据,对兰州与西安、乌鲁木齐、呼和浩特、合肥四个中西部省会城市高质量发展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兰州在省会辐射、科创转化、区域协调、环保治理、国内贸易等领域取得一定成绩,后发赶超优势明显,但在创
冶金有色产业是甘肃省的传统优势和支柱产业, 对引领全省工业发展和把稳经济大盘发挥着“稳定器”和“压舱石”的重要作用,但在国家“双碳”战略和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传统发展模式由于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初级产品产能过剩、市场需求不旺、技术进步缓慢以及环境和资源限制等原因,不能适应当前的发展需要。行业亟须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上下功夫,锻长板、补短板,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和产品附加值,努力实现产业转型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近年来,敦煌市沙州镇党委持续推动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提出“组织建到网格、力量沉到网格、职责定到网格、问题解到网格、服务送到网格”(五到网格)的具体工作思路,纵深发力推动基层治理效能不断提升,实现党建引领有力度、基层治理有精度、服务群众有温度。 一、组织建到网格,构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近年来,以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VR/AR、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蓬勃发展,各地都将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文化数字化服务作为健全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补齐数字文化短板,提升数字化文化服务水平,近期我们对金昌市公共文化服务单位近年来数字文化平台建设、数字
武威地处河西走廊东端,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资源富集、区位优势独特,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馆藏文物51807件、居全省市州之首。璀璨的人文历史、独特的民族风情与多样化的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厚植了发展文化旅游的根脉和神韵。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享誉全球,为武威市发展文化旅游赋予了先天品牌优势。 一、武威市全域旅游发展现状及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 武威文旅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关于构建“两擎牵引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目标要求,在现阶段,如何瞄准这一目标, 以就业创业的高质量推动地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重大而迫切的研究课题。鉴于此,笔者对近几年永昌县就业创业现状,通过实地察看、听取汇报、现场交流等多种方式进行了调研,并以此为例分析了存在问题、提出了以就业创业的高质量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应性策
目前,钢铁需求日益减少,钢铁产能严重过剩,钢铁行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平稳渡过这次“寒冬期”得以生存是每个钢铁企业的首要工作,提升综合竞争力是每个钢铁企业的核心任务,对标对表、挖潜增效无疑是钢企改善不足、突破瓶颈、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1979 年美国乐施公司首创对标管理,并与企业再造、战略联盟一起并称为西方管理学界20 世纪90年代三大管理方法。对标管理是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方法之一,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乡村文化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题中要义、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农民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而且能为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提供精神动力。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指出, 要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 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支柱产业。近年来,“非遗+旅游”日益成为文化旅游重要的组成部分。“非遗+旅游”的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