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抗日战争时期,中共福建党组织在日军进攻与国民党顽固派不断“搜剿”的情况下,始终坚持抗日斗争和保持南方革命战略支点的工作,在与国民党顽固派的长期斗争中,尽可能保护了群众利益,保存了革命的基础力量。在此过程中,也总结积累了较为丰富、系统的斗争经验,基本实现了中共中央和南方局在福建等国民党统治区的工作目标。 【关键词】福建抗战;中共福建党组织;抗日反顽;南方革命战略支点 【中图分类号】K2
【摘 要】八路军出师华北对日作战,包括出动兵力的多寡、作战原则的讨论、出动路线的选择等,均是在争论中渐趋形成的,甚至有些意见延续至前线作战实践阶段才得以统一。出动方案虽已拟定,部队基层却另有反应。为改变观念、提振信心,中共开展了一场战前抗日教育。部队从驻地出发,经历了徒步急行军、韩城渡黄河、侯马乘火车的行军路线,体现了此次行动的独特面相。不少人初次渡黄河、第一次乘火车,行军心境与此前判然有别。八路
【摘 要】八路军留守兵团建立之初,毛泽东便要求将留守兵团建成一支打不烂、拖不垮的正规兵团。在留守兵团司令部的指导下,通过调整军队编制实现统一指挥、开展政治教育实现统一思想、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实现统一纪律、进行军事教育训练提升战斗力等多方面努力,将留守兵团向着组织结构明确、政治素质过硬、军纪严明、战斗力非凡的正规化部队推进,最终做到了内能保卫边区,外能打击日伪军,圆满完成了中共中央赋予的战略任务。
【摘 要】全面抗战时期新四军医疗工作中曾出现“乱打针”现象,部分官兵甚至在思想上存在“百病一针消”的观念,给士兵个人健康、医务工作者形象、根据地卫生工作的开展带来危害。该现象的出现与药商广告宣传、技术训练缺乏、西药治疗优势的反向助推等因素有关。对此,新四军通过完善药品供给制度、加强日常技术训练、充分实行奖励机制等措施予以解决。在解决“乱打针”问题的过程中,新四军逐渐建立了医药物资供给和使用登记制度
【摘 要】荆江分洪工程是新中国初期长江根治的开端,成规模的劳动力投入是荆江分洪工程短期内取得显著成效的重要原因。荆江分洪工程动工前,唤起荆江水患的历史记忆、强调荆江分洪事关两湖人民,以及宣传分洪工程是光荣伟大的任务,有助于群众形成情感共识。强化思想教育、运用组织力量、塑造劳动模范、开展爱国劳动竞赛对分洪过程中的劳动力动员形成有效维系。劳动力动员提升群众政治觉悟,重塑新的劳动观与集体观,增进对党和国
【摘 要】生活待遇事关上海职工迁往内地后的生产与生活,其保障对于企业顺利搬迁和扎根内地极为重要。“迁兰三厂”即1957年上海计划迁往兰州生产的3家轻工企业,其中的搪瓷厂在迁来不久后因工资、假期等生活待遇问题引发职工返沪,其结果不仅导致其余两厂停迁,还间接影响了全国迁厂工作的调整。这表明,在新中国初期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宏大背景下,支内者的“初心”除主流叙事中所赞扬的“热情”“奉献”等话语外,对现实
【摘 要】国营农场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带有鲜明时代烙印的农业符号,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农业模式。以集体生产为特征的国营农场源起于苏联的革命与建设实践,并且随着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传播到其他国家和地区。新中国农垦事业在起步阶段得到苏联在制度理念、经营管理、技术设备等方面的大力援助,奠定发展基础。随后,中国国营农场的建设经验迅速被越南吸收借鉴,对越南农业发展也产生影响。国营农场建设经验的跨
【摘 要】在改革开放初期解放思想和发扬民主的氛围中,为改变理论工作长期缺乏应有地位和功能的窘境,思想理论工作者群体藉中央理论工作务虚会召开之际,踊跃争鸣,反思总结当时理论工作存在的问题、成因及解决方案。这对于达成认识上的共识,重塑理论工作的地位,提振理论宣传战线的信心,恢复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具有正面价值,进而为务虚会增添光彩和为改革开放增添动能。尽管存在视野不够开阔、观点不够全面、与社会实际联系不
【摘 要】改革开放起步以后,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邓小平的支持下,中央充分授权地方探索适合自身实际的改革发展路径,鼓励沿海地区率先破局发展,以影响带动内地发展,此后逐步形成沿海与内地“两个大局”战略构想。作为沿海地区典型代表的广东省,自改革开放伊始,就充分发挥地方主动性,灵活运用中央赋予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先行探索推进改革开放的举措,通过改革、开放、搞活,率先发展起来,并有效发挥了辐射
【摘 要】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作为战时中共南方局的派出机构,承载着动员广大海外侨胞、港澳同胞以及争取国际友人支持的历史使命。它的设立既与中共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诉求相关,也是中共南方局负责人周恩来人际交往的产物。为了顺利接收海外侨胞援助抗战的物资,周恩来借助与英国驻华大使卡尔交流的机会,推动了办事处的设立。周恩来与海外华侨的人际交往,加之兼具血缘、学缘、地缘及业缘等人脉条件的办事处主任廖承志的
【摘 要】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李先念生平与思想研究随中共党史人物研究议题转换经历从起步到发展、再至深化的三个阶段。既有研究主要围绕李先念生平活动的纵向历史脉络梳理与李先念经济、政治领域思想观点的横向专题研究,在文献史料整理、基本史实廓清、思想遗产提炼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当下该研究在史料利用丰富性、研究布局科学性、理论方法前沿性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而开垦学术领地、推进研究合理布局、寻求方法论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