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完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机制”,是中国共产党明确以完善“制度机制”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行稳致远的重要部署,其提出过程具有提升保障能力的制度逻辑、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逻辑、增强价值认同的主体逻辑和实践效能转化的实效逻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所以能够有效培育和践行,关键在于具有系统完整、逻辑严密、内在统一的制度机制作为重要支撑。这一制度机制涵盖了
[摘要]概念因语境的不同而生成出不同的面相,从而有了差异化的价值旨向与语义内涵。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场由先进政治力量引领的、最广大价值主体参与的并对人类文明产生深远影响的社会革命,兼具了“进程”“使命”“样态”三种面相。基于民族复兴视域下的中国式现代化表征为一种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与“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进行深刻转变的历史进程;基于百年大党视域下的中国式现代化凸显现代化是其内生性使命,从而形
[摘要]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没有止境。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人才、创新三大要素,究其根本都依赖生产力的发展。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首次使用“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并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湖南考察、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等场合多
[摘要]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网络平台逐渐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其内部自治规则对于维护网络空间秩序和用户权益具有重大意义。然而,这些自治规则在实践中往往面临合法性、合理性和公平性的质疑,因此需要通过司法审查来确保其符合法律要求和公序良俗。平台私权扩张、自治规则违法、用户权益侵害为自治规则司法审查提供必要性基础,但其实质在于平台自身双重属性失衡与平台、用户地位差异。当前我国平台自治规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全面依法治国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论述,形成了内涵丰富、思想深邃、系统完备的法治思想,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迈向更高水平。中国式刑事诉讼现代化应当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遵循,牢守法治生命线,通过完善程序促进刑事司法公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刑事司法发展的新期待;遵循司法规律,将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经验上升为立法规范;以规范公权
[摘要]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不仅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也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而奋斗。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中华文明主体性遭遇重大挫折之时应运而生,开启了自主探索社会主义文明的新征程,为新时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重要基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从“明确社会主义的文明指向”“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多元文明的横纵拓展”到“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话语流变,其文明内涵与文明
[摘要]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实践征程中的历史凝结,其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元素,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宝贵资源。红色文化具有深化政治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发挥教育作用、拓展经济价值等多维功能特质,并以其承载的共同历史记忆、共同人文情感、共同精神追求、共同价值底蕴,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明了实践路径。因此,要用红色文化培根铸魂,用
[摘要]共建共享“五个家园”是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目标任务和具体抓手。立足于推动新时代广西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需要系统厘清共建共享“五个家园”的理论、历史、现实逻辑,深刻认识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切实有形有感有效共建共享“五个家园”。 [关键词]民族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五个家园” [中图分类号]D6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245(2
[摘要]平陆运河建设的时代背景赋予乡村振兴更为深刻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意义,为实现农村现代化带来重大机遇。故此,以新内生发展理论“优势—价值—融合”为基本框架,结合钦州市地区发展现状,充分挖掘平陆运河的潜力与价值,发挥其所在的地理区位、产业经济、文化遗产和生态环境的独特优势,并探讨平陆运河赋能乡村振兴的价值蕴含。基于此,通过综合运用乡村内外部力量的混合动能,提出发展运河富民产业,树立运河文化标杆,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