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种质资源对小麦生产和育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筛选高千粒重小麦种质资源并对其骨干亲本进行分析,以期为育种者选育高千粒重小麦品种提供理论依据。统计125份小麦品种2019—2022年的千粒重,对千粒重大小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分为四类,其中第三类(42~53.33 g)和第四类(55.33~58.33 g) 共计50份千粒重较高,最为稳定。对这50份高千粒重小麦品种进行骨干亲本分析。前5位骨干亲
摘要:试验选用薄皮甜瓜品种‘玉美人’种子为材料,用50、100、150 、200和250 μmol/L浓度的褪黑素进行处理,以清水处理种子为对照,分别研究了外源施加褪黑素对盐碱胁迫下薄皮甜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活力指数的影响,同时分析了褪黑素对 盐碱胁迫下薄皮甜瓜种子芽苗总鲜重、胚根长胚芽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褪黑素处理后,发芽能力、总鲜重、胚根长与胚芽长随褪黑素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
摘要:以实验室保藏的纳豆芽孢杆菌SIPI-W-N5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诱变和DES诱变,获得了突变株SIPI-W-N5-16,采用响应面优化试验对其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突变株SIPI-W-N5-16较出发菌株产纳豆激酶活力提高了149.24%,并确定了该突变株最佳摇瓶发酵配方,采用该发酵培养基发酵突变株SIPI-W-N5-16,其产纳豆激酶活力较优化前提高了104%。 关键词: 纳豆激
摘要:试验以陕西省柞水县连翘种植基地的6 a生连翘植株为试材,设置对照、有机肥、叶面肥以及3种不同浓度复合肥(50 g/株、100 g/株、150 g/株) 共6个处理,于果实成熟期采集样品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施肥后连翘果实部分生长指标普遍高于未施肥对照组,但各施肥组间差异不明显;施肥处理后除复合肥(150 g/株,F3)组外,其他组中连翘果实的黄酮类含量均略微下降;施肥处理后连翘果实中的苯乙
摘要: 为探究喷施叶面硒肥对不同叶色品种茶树富硒效果和品质的影响,以‘龙井43’、‘中黄1号’、‘中黄2号’和‘紫鹃’为试材,设置清水对照、螯合硒和生物纳米硒三种喷施处理,并对喷施后30 d、60 d的鲜叶总硒含量、主要品质成分以及矿质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喷施叶面硒肥能够显著增加各叶色品种茶树鲜叶中总硒含量,达到富硒茶生产标准,但富硒效果具有明显的时效性。其中,绿色品种‘龙
摘要:为研究蒲公英多酚的利用价值以及其在食品行业中的开发利用,本研究以整株蒲公英为原料,将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乙醇浓度作为单因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法对蒲公英多酚物质溶剂浸提法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将提取的多酚物质用于草莓涂膜保鲜。研究结果表明:蒲公英中多酚物质提取的最优工艺为提取时间30 min、料液比1∶40、提取温度60℃、乙醇浓度50%,在此条件下蒲公英多酚得率为1.
摘要:2010年以来,先后从山东烟台、陕西杨凌等地引进了多个甜樱桃砧木品种苗,在汉中开展观察比较试验。其中,将5种砧木品种大青叶、马哈利、吉塞拉6号、ZY-1、考特分别嫁接栽培品种红灯,通过观察其生长发育表现,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汉中雨多、土壤粘重的背景下,应优先选择耐瘠薄、耐粘重的砧木苗建园,同时做好排湿排涝工作;在浅山丘陵和平川地区(海拔560~730 m),5种砧木都可以应用,重
摘要:为了加速国审玉米新品种榆单808的推广应用,该试验介绍了榆单808的亲本来源、特征特性及栽培制种技术要点。榆单808是陕西大地种业(集团)有限公司以母本Y9329和父本Y4001杂交组配选育而成的玉米新组合,2021年分别通过陕西省关中夏播玉米区审定(陕审玉20210060号)和国家黄淮海夏玉米区审定(国审玉20210497),生产试验平均产量达9 798.0 kg/hm+2,比对照增产4.
摘要:为探究关中地区不同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表现,筛选适合关中地区种植的玉米品种,2023年在宝鸡市凤翔区以壳盛5063、强盛370、强盛58、迪卡653、睿德268、迪卡698、伟科818为供试品种,观察分析这7个品种的株高、穗位高、茎粗以及穗重、行粒数、百粒重等相关性状表现。结果表明,强盛370与睿德268的地上部分植株鲜重、雄穗主轴长、鲜穗重、穗干重、穗芯重、穗长、行粒数等性状表现居
摘要:以5 a生 “美八”“粉红女士”苹果品种为试材,选用有机钙制剂、苯嗪草酮两种化学药剂进行疏花试验,探究不同化学疏花剂对苹果疏除效果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不同浓度的有机钙制剂和苯嗪草酮显著降低“美八”“粉红女士”苹果品种花朵坐果率、花序坐果率,提高单果率。同时,有机钙制剂显著提高“美八”“粉红女士”苹果的单果重、可溶性糖含量;苯嗪草酮显著提高“美八”“粉红女士”苹果的单果重,对果实品
摘要:为了筛选出适宜关中地区智能化日光温室种植的口感番茄品种,以当地主栽品种普罗旺斯为对照,对引进的桑粉180、水果沃特、欧蜜莎、丰甜126、盈嘉7013 5个口感番茄品种进行了研究,比较分析了各品种的农艺性状、果实品质、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欧蜜莎口感番茄丰产性好,长势旺盛,果实品质佳,抗病性强,适合在关中地区智能化日光温室越冬茬种植,发展电商精品果。水果沃特丰产性一般,但果实品质最佳,果形小巧精
摘要:探究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含水量季节动态,为区域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对该区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0~200 cm土层的含水量进行了动态监测和分析。(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含水量呈显著的季节动态和空间异质性,不同季节依次表现为夏季>秋季>冬季>春季;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由高到低依次为: 耕地(7.87%)>灌木林地(6.75%)>
摘要:纳米膜覆盖法好氧堆肥是针对传统好氧堆肥过程中氨气等恶臭气体排放污染环境以及造成氮损失的问题,以强制曝气静态堆肥为基础的优化型好氧堆肥模式。为研究覆盖纳米膜对畜禽粪便好氧堆肥的过程及理化指标的影响,以鸡粪、玉米秸秆为堆肥材料,采用 e-PTFE纳米复合膜为覆盖材料,在有机肥发酵现场进行了静态好氧槽式堆肥试验,试验中对堆体温度、pH 值、氧浓度、C/N 及 GI 进行监测。结果表明:纳米膜覆盖能
摘要:为探明黄土台塬-冲积平原区域土壤肥力状况,为区域内土壤管理及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采集黄土台塬-冲积平原区域内200份土样,测定9种土壤指标,采用改进的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分析台塬区、平原区、山地区综合土壤肥力,结合ArcGIS分析区域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黄土台塬-冲积平原区域土壤为碱性土壤,全钾、全磷、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总体较高,全氮、碱解氮、土壤有机质总体含量较低;土壤有
摘要:为明确施肥措施对平原地区水田土壤质量的影响,该研究基于2023年绍兴市上虞区6个乡镇耕地质量监测点数据(包括 pH、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通过统计分析各乡镇监测点在不同施肥措施下的土壤养分状况和粮食产量情况。结果表明,各监测点耕地质量有较大差异,同一监测点基本在配方肥+有机肥的投入下,土壤养分状况提升最多;施肥区产量要明显高于不施肥区,配方肥+有机肥试验区的产量要高于或等同于常规施
摘要:为探索在养蚕过程中添食防僵粉对家蚕品种性状、健康性、茧丝质量等综合经济性状的影响。2022—2023年蚕期,以夏秋用品种“造A×兰B”为试验材料,根据防僵粉有效氯浓度、混匀情况和桑叶叶面含水情况设置14个处理区,研究不同处理对家蚕综合经济性状的影响,以熟石灰处理区为对照。调查家蚕龄期经过,异常病态蚕头数、普茧数、半病态蚕数、结茧头数、产茧量、全茧量、茧层量等指标。结果表明,使用未混匀防僵粉配
摘要:解淀粉芽孢杆菌在淫羊藿育苗中成效显著,浓度越高,出苗保苗率就越高,生产上建议最大经济剂量为4.5 kg/667 m+2;解淀粉芽孢杆菌修复土壤能力很强,要将种植过食用菌的土壤和菌棒基质调整到相对干净的水稻土一样的育苗效果,至少施入3.5 kg/667 m+2的解淀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在成苗期炭疽病的防治中见效虽慢,但持效期长,防效显著,故施肥前移10 d,做好早期预防。 关键词:解淀
摘要:以黄化的新梅1号品种为试材,根据地上部叶片黄化地下部烂根现象提出新梅根腐性叶片黄化的概念,进而定性定量提出新梅根腐性叶片黄化分级标准。采用7种黄化矫治处理,观测处理后叶片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黄叶净矫治根腐性叶片黄化效果最好,可作为矫治新梅根腐性叶片黄化矫治的适宜药剂。不同黄化等级的新梅树经过不同剂量黄叶净处理以后复绿效果存在差异,轻度等级的新梅根腐性叶片黄化幼龄树使用30 g/株复绿效果最好
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探索适合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已成为重要议题。本文通过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多种新型发展模式,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不同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基于此,提出了加强政府引导、改善农村金融与投资环境、促进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等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旨在为实现中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指导
摘要: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农业企业财务管理的优化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通过系统分析农业财务管理面临的诸如资金短缺与融资难、财务信息不透明、财款管理不善、财报分析不足导致投资决策失误和财务人员参差不齐等问题,提出多维度的解决路径:一是寻求政府支持、财政补贴和多元化的融资渠道缓解资金压力;二是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信用管理和成本控制,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三是构建及时生成的财务报告
摘要:探讨了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发展与基层治理创新路径。首先,强调农业发展对农村经济转型、农民增收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其次,分析基层治理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指出需加强农村组织建设、促进农民参与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通过现状分析,揭示了农业发展模式单一、基层治理机制不健全、农民参与意识薄弱等问题。最后,提出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建立多元化治理机制、加强政策引导等路径,以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
摘要:乡村旅游景区规划设计不仅有利于乡村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还有利于乡村社会的稳定乃至整个中国社会的稳定。当前,乡村旅游景区规划设计深陷资金、人才、建设、保护等困境。本文基于乡村振兴背景,在分析乡村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现实困境的基础上,从拓宽融资渠道、加强人才培养、做好整体规划、注重文化保护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对乡村旅游业发展乃至乡村全面振兴有所助益。 关键词:旅游景区;乡村振兴;规
摘要: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的生态农业法律保障机制展开研究,探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发展及其与生态农业的紧密关系,分析了生态农业法律保障的重要性及其法律规范体系。通过对现行政策的优点和不足进行分析,提出了改进建议,并详细阐述了生态农业的法律监管机制。研究表明,完善的法律保障和监管机制对于推动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乡村振兴;生态农业;法律保障 中图分